2025华夏“非遗出海”计划行动大会成功举行2025年11月1日,2025华夏“非遗出海”计划行动大会暨华夏非遗文化园(霸州)项目建设沟通会"在河北省霸州市隆重召开。
大会以"非遗出海——从活态传承到全球共生"为主线,围绕”华夏非遗文化园”建设与华夏非遗国际化路径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由华夏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项玉章;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法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会秘书长王宇;文旅部人才中心原主任刘占文;住建部原司长赵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任以锋;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总会主席朱新兰;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会长巨天中;中国缂丝非遗传承人曹美姐;《党建头条》活动部主任、华夏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会长、保信中经科技产业(集团)党委书记陈胜祥等近四百位来自政、企、学、艺各界代表和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商非遗传承创新与出海发展大计。

大会在陈胜祥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项玉章在致辞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态灵魂",是实现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他特别指出,"华夏非遗文化园"的建设将来不仅是霸州的文化地标,更是全国非遗事业发展的战略节点,期待其在设计、建设与运营中实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融合。

项玉章会长
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法健在欢迎词中表示,霸州地处京津冀发展协同区的核心位置,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资源,具备打造集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体验、国际传播于一体的华夏非遗文化园的必要条件,将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向国际舞台提供坚实支撑。

赵法健副市长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在主题发言中,从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双重视角,指出非遗出海应注重"文化价值"与"市场机制"协同。他强调,要善用国际展会、跨境电商、文化年等活动平台,推动非遗产品进入主流海外市场,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

金旭会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任以锋在发言中系统提出"非遗四化出海"实施路径:即通过产品化、IP化、产业融合与版权运营、创新科技赋能,实现从"技艺"到"资产"的转化。他指出,产品化需遵循“可日用、可量产、可迭代”原则,将非遗技艺转化为符合国际标准的日常用品;IP化则要通过"符号—故事—场景"模型,构建具有情感共鸣的文化标识。在大会主题汇报环节,多位专家从政策、设计、运营、传播等角度,系统阐述"非遗出海"的实施策略与落地机制。设计团队代表张郁汇报了"华夏非遗文化园"规划方案,提出以"场景化、互动化、国际化"为理念,构建具有沉浸体验、教育传承与产业孵化功能的非遗空间;华夏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杨晶晶发布"非遗出海计划",提出通过品牌建设、平台搭建、数字化营销,推动非遗产品与服务系统化进入国际市场;华夏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大湾区办公室主任郑馨怡围绕园区运营提出"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强调以智慧平台赋能非遗品牌孵化与传播。
朱新兰在《链通古今:非遗文化资产的数字出海之路》报告中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非遗数字资产库,实现非遗作品的权属登记、溯源管理与跨境交易,为非遗出海提供技术信任与商业基础。文旅IP专家包俊川则指出,非遗的现代传播需强化IP构建与场景叙事。他提出以"数字孪生+沉浸体验"重塑非遗表达方式,推动非遗从"技艺展示"发展为"文化场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曹美姐不仅现场讲解缂丝"通经断纬"的千年技艺精髓,更展示了一幅精美缂丝作品,以"织中之圣"的工艺魅力,生动诠释非遗在当代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同时,为强化组织实施,大会隆重举行了各实施项目首席执行官与非遗匠心品牌的授证仪式:杨晶晶同志被授予"中国非遗出海计划海外首席执行官",负责统筹非遗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推广与市场拓展;赵海英同志被授予"中国非遗大健康计划首席执行官",专注于非遗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转化与产业发展;张圣国同志被授予"中国非遗医药传承计划首席执行官",致力于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与创新传承;郑馨怡同志被授予"中国青年非遗领袖计划首席执行官"并兼任"大国香道研究室秘书长"。前者着眼于推动青年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后者则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香道文化的系统性研究与现代化转化。东莞市虎门方咸仔食品有限公司"白沙油鸭" 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匠心品牌",彰显了传统食品技艺在当代的传承活力与品牌价值。这一授证体系标志着“非遗出海计划”在组织架构上的完善,为各项专项计划的落地实施提供了人才与制度保障。

陈胜祥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大会整合政策、设计、运营、国际、数字与"四化"路径等多方资源,系统构建了"非遗出海"的实施框架。他强调,要持续推进"华夏非遗文化园"等重点项目落地,推动非遗从单一传承走向体系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让中华非遗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会议在非遗戏曲——黄梅戏选段的温婉旋律中圆满落幕。
2025华夏"非遗出海"计划行动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非遗事业进入资源整合、跨界协同、面向全球的新阶段。随着"华夏非遗文化园"等实体平台的落地建设,中国非遗将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郑馨怡)
——————
责编/郑好;编发/新媒体经济网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