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 至2日,中国和平妇女在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20周年之际,举行了一次聚会,王行娟出席了会议并发言。

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活动起始于2003年,发端于瑞士,全球150个国家的妇女参与了这项活动。香港岭南大学刘健芝教授成为中国和蒙古地区的统筹人,在中国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共评选出108位和平妇女。这次争评活动虽没有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却推进了全球妇女争取和平运动的发展。

20 年来,刘健芝教授和工作团队,与中国和平妇女一起,始终关注农村的生态和底层妇女的生计问题,赋权妇女。他们奔走于散落在各地的和平妇女之间,了解她们的社会生态状况与生计状况,涉及到乡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与文化的现状,以及改善女性生活条件的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她们还开展行动性研究,将农业、农村发展与妇女的生活经验,整合成一套可持续的生态资源、可维持生计的生活方式,在基层和平妇女之间进行交流、传播和推进,以实现共同的发展。这种交流模式既在国内推进,同时在国际进行,与国际和平妇女建立广泛联系,通过经验的交流,共创一个和平的世界。

在20周年聚会的开幕式上,刘健芝老师首先致辞,介绍中国和平妇女在20 年间活动的历程。她说,和平妇女像星火洒落在全国各地,她们在艰苦条件下,在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妇女赋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感人事迹,用行动诠释和平是每一个家庭的安稳,是每一位女性的尊严。她指出,20年后的这次聚会,正是为了让星火重新汇聚,让这份初心再续新篇。

和平妇女评委、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原副所刘伯红,在讲话中谈到,争评活动20年来,中国的和平妇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惧困难,带动更多妇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改变贫困面貌、推进性别平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努力,让她感动,让她获得勇往直前的力量。她认为,和平妇女的争评活动是一次世界性的广泛的社会动员,让全世界、全社会和人民大众看到活跃在基层的、长期奋斗努力的妇女们,为世界和平和社会公正所作的努力,也让这些和平妇女们联合与团结起来,互相鼓励和支持,扩大了维护和平的世界力量、国家力量和妇女力量。
另一位评委、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向和平妇女致敬,并从全球视角分析了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单极霸权主导下的不平等的全球化世界,和平妇女应对当下国际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她们把脚下的这片土地守护好,将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出席这次聚会的和平妇女20人,参加会议的各界人士及志愿者50多人。会议悼念了9位离世的和平妇女。两天的会议分4个专题进行: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教育医疗与文化传承、社区发展与乡村建设;生计与生活。每个和平妇女都有同等的机会,在会上尽情倾诉自己的心声,讲述自己故事。
王行娟由于耕耘红枫中心,成为和平妇女的一员。她与志愿者廉海龙一起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她首先感谢健芝老师和中国办公室全体人员以及志愿者的辛勤工作,让和平妇女在20年后有重相聚首的机会。她说到,20年的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貌,从青年变中年,中年变老年,今日和平妇女的群体形像是什么?借用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是“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一群人。她们大都是来自农村和基层的女性,普通的知识女性,她们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社会底层的妇女、弱势群体,为促进性别平等竭尽全力,她们是民间妇女行动者,是身上有光的人。

王行娟谈到,1988年创办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的初衷,是为弱势妇女群体服务,唤醒她们的主体意识,改变她们依附、自卑、自弱的弱者心态,成为自立自强的女性,重新找到在社会上的主体位置。红枫是在两条战线上开展工作:第一条是开通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以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技术,直接进入到妇女的内心世界,扰动她们原来的弱者思维,提高她们的自信心,挖掘她们的潜能,实现心理的成长。我们还将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相结合,将心理咨询进入社区,服务更多的弱势妇女人群。第二条是倾听妇女的声音,研究妇女的诉求,推动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我们先后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等机构提交了22份提案、议案和建议,涉及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的修订,以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措施。
两天的聚会在欢乐、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和平妇女和全体参会伙伴们带着满满的元气走上新的征程!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