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大儒——郭象伋

作者/吴振平

从左到右:荣祥、傅作义、傅增湘、郭象伋

上集讲到的国民党绥远省党部书记长潘秀仁,他的岳父就是塞北大儒郭象伋。

郭象伋1880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旗兵州亥。郭象伋的父亲郭炤,是归化城西刑房掌案。郭象伋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将他送到归化城里拜山西秀才吴天章为师,因吴天章与郭炤是挚友,吴不收她家学费,这样郭象伋就上了免费的私塾。

1898年郭象伋考中秀才后担任了土默特小学教员。1900年呼和浩特发生了大饥荒,粮价飞涨,全城人都饿肚子。身在城里的郭象伋惦念老母亲,他赶回兵州亥发现老母已断粮一天一夜,急忙将家中的耳环簪子等物拿到毕克齐镇典当铺换钱为母亲买了米面。1926年--1929年,呼和浩特及周边县旗又一次发生连续四年的大饥荒,同时该地区匪患四起兵患不断,百姓卖妻鬻子者甚多,饿死的也不少。郭象伋与同学归绥道尹李景泉共同发起了旱灾兵灾救济会,郭自己带头捐款并号召官员商户捐款捐粮。郭母见此情景嘱咐郭象伋:你还记得小时候饿肚子的事不?你一定要救老百姓的命啊!此后几年,郭象伋全身心扑在救济会事务上,查灾筹款、买粮分拨、补助春耕、申请政府豁免租税,其中在旧城、新城、归绥县、托县及河口镇、武川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毕克齐、察素齐、萨拉齐、包头、固阳、大佘太等地设粥厂施粥,不少百姓得以活命。事后为表彰郭的功劳,救济会为郭象伋制作了一枚银盾,银盾上铸刻了四个字“赈灾救民”。这枚银盾一直摆放在郭家的条案上,时刻激励着他。

1909年,郭象伋考上了拔贡,这批拔贡是清朝最后一批,随后郭象伋被吏部任命为直隶补用知县。据郭的亲属讲:咱呼市人绵善而保定人凶悍。知县任上郭象伋受到当地人的排挤,遂气愤辞官回到呼和浩特老家。此时归化城副都统蒙古人三多被清政府委派为库伦大臣负责外蒙古事务,郭到外蒙古担任了三多的秘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外蒙古也蠢蠢欲动。12月外蒙古八世活佛哲布尊巴丹成立大蒙古国,宣布脱离大清国,三多被驱逐出境,郭随三多取道西伯利亚满洲里辗转回到北京。宣统皇帝大怒,下旨:“库伦为蒙边重地关系紧要该大臣事先既不能加以羁糜临时又张皇失措实属咎无可辞革职听候查办钦此”。清廷撤销了三多的职务,郭只得回到呼和浩特老家。

回到呼和浩特后,郭担任了归绥观察使公署教育科科长,兼任土默特高等小学校校长。1922年归绥道署将教育工作划归绥远全区学务局管理,郭又任学务局第二任局长。这期间郭在呼和浩特发起设立了多所平民学校和女子学校,很多市民子弟农民子弟享受到了义务教育,适龄女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例如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就走出了后来担任土默特旗第一中学校长的孟学礼、贺云章,担任蒙政会委员的贺耆寿,担任新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担任内蒙古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奎壁,革命烈士荣耀先、多松年等。1930年绥远省学务局改为教育厅,郭又任教育厅厅长。在教育界的二十年,呼和浩特每年的祭孔大典都是由郭象伋担任主祭。

1931年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奉国民政府令成立绥远通志馆,聘请郭象伋担任馆长。郭开始组织人马编写绥远志。后来这部116卷的志书送日本东京印刷,不料1945年5月23日美军轰炸东京,志稿全毁。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又组织人马重新编撰绥远志,遇文革中辍。之后曾担任过内蒙古大学副校长的勇夫和曾担任过内蒙古大学校长的于北辰都组织力量进行编撰力图出版,均因各种原因未果。2007年,这部12册100卷400多万字饱含着几代人心血的巨著终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发行。然而第一代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却无缘看到它的面世了,郭已经于1943年离开了人世。

说到郭象伋离世,就得说说日本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一路向西于10月14日占领了呼和浩特。国民党在呼和浩特的要员纷纷西去河套避难,郭象伋的女婿时任国民党绥远党部主任的潘秀仁劝说岳父一同西去河套。但郭象伋认为自己是个历史学者,日本人不能把他怎么样,遂将通志馆的稿件带回位于旧城通顺大巷的家中,闭门不出。不久日本人就找到了郭家,之后频繁拜访多次,要求郭在伪蒙政府出任职务,遭郭拒绝。同时社会上传说郭之所以没去河套是因为潘秀仁委托他岳父呆在呼和浩特作为内应,监视日本人动向,随时向国民党报告。日本人以此为理由把郭象伋关进了位于扎达盖河东岸的绥远省第一监狱,郭从监狱释放后不久即抑郁而终。

郭这一去世不要紧,市面上又传出郭已被女婿派员秘密接走,去世的是个替身的谣言。这下,日本人命令家属不得下葬,棺材在通顺大巷的院子里停放了20多天,经日本人从张家口派来的法医验尸确认无误后,才在兵州亥入土安葬。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郭象伋的公祭仪式,政府人员举着印有郭象伋照片的大牌子沿街游行,一路上路人驻足,邻街商埠单位摆放供桌贡品烧香祭拜,表达着对这位塞北大儒的感激与怀念。

文革期间,呼和浩特第四中学的红卫兵闯入郭家,将家中的炕拆毁,地面掘起,到处寻找电台和变天账。因一无所获,小将们遂将郭象伋视为命根的18箱古籍扔在院子里烧毁,将家具和那枚银盾拉回四中仓库。

文革结束后,政府通知郭家人去领回被扣押的财产,但家具还在,银盾却不知去向。郭的儿子说:没有银盾,家具还有什么意义呢?遂没有去领取。

郭象伋字并卿,49岁时儿子出生,算是老来得子。时任土默特总管的荣祥赋诗贺曰:

并世同卿郭巨贤

何因子舍久虚悬

比闻室叶熊罴梦

更喜庭开玳瑁筵

麟趾已夸神奕奕

凤毛行见泽绵绵

生儿莫惜君垂老

犹较随园早廿年

荣祥诗中这位神采奕奕的男婴名叫郭俊,长大后果然是其貌不凡一表人才,旧城人称“郭家帅公子”。1951年郭俊突然从呼和浩特失踪,后来才知道他加入了空军,赴朝鲜和美国人作战了。郭象伋的二儿子郭健任呼和浩特市某中学教师,书教得精彩深受学生爱戴。郭健的儿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毕业那年,正值内蒙古大学招揽教师,于是被内蒙古大学许柏年副校长邀请到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了院长,在内大教书32年。

历史上有过一门三进士,也有过一门三秀才。郭家是一门三代站讲台的教书人。中国人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郭家人与这百年来内蒙边疆地区的知识分子一道致力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领一代风化,真是功德无量。

千百年来国人之所以尊奉孔子痛恨坑儒,是因为人们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治国兴邦的抓手,知识是走出愚昧的必由之路。

书在,教师在,国之幸矣!

(作者系北京金励律师事务所主任)

—————

责编:成才

编审:郑好

编发:新媒体头条

推广:地球村民网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