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康复两不误——广西中医药企业创新助残路径

当前形势下,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而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更使得“老残一体”现象普遍,助残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广西柳州等地中医药企业探索出一条“就业+康复”的创新助残路径,通过“用药厂解决就业,用医馆治疗康复”的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支持。

药厂就业:为残疾人提供稳定岗位

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制药企业。近年来在当地残联的指导下,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

河丰药业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条件,量身定制了中草药加工员、食堂后勤、花草护理员、车间保洁等岗位,目前已累计招收189名残疾人员工,并为他们提供稳定的薪资和社会保障。

另一家当地中药企业广西柳州百草堂中药饮片厂成立于2000年。20多年来依托广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专注于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企业创始人唐恢天长期重视助残事业,目前该厂在职残疾职工46人,分别从事药材分拣、加工等适合其身体条件的工种。工资收入之外,还额外发放岗位补贴。同时配套建设了职工食堂、宿舍和活动室,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文娱活动,帮助残疾员工融入社会。

医馆康复:中医药助力残疾人健康管理

如果说药厂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那么当地知名国医馆——福旺国医堂则从康复角度提供了另一重保障。

“残疾人群体往往面临就业难、康复难的双重困境。我们希望通过中医药的力量,不仅让他们有工作,还要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同时身为福旺国医堂创始人的唐恢天说。80年代初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他,深耕中医药行业40余年,创立“中医治疗体系”、“中药手术刀”等疗法,在慢性病、康复理疗等方面成效显著。

百草堂中药饮片厂、福旺国医堂创始人唐恢天

据唐恢天介绍,福旺国医堂不仅提供传统中医诊疗,还结合针灸推拿、药膳食疗、细胞功能检测等多元化服务,为残疾人职工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在唐恢天的主导下,福旺国医堂与百草堂中药饮片厂协同合作,确保残疾人用药的药材质量可控。医馆内的中医师在服务社会大众的同时,定期帮助两家企业的残疾人职工诊断、调理身体。

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总数目前超8500万,其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仍低于平均水平。同时,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老年残疾人口比例上升,“老残一体”进一步加大了助残压力。“康复”和“就业”,由此成为助残工作的两大重点。柳州等地中医药企业的助残事迹,即通过稳定就业提升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国医堂则借助中医药特色助力康复,二者结合形成了“就业+康复”的闭环模式,覆盖残疾人“就业+康复”两大需求,对国内企业群体如何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更好地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无疑具有示范意义。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