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热议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按照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创作,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何建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提出的我们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而这对创作者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报告文学创作。我们有些作者常苦恼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这次党的全会公报中其实给我们未来的创作选题、创作方向,提供了特别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我们要多关心国家在新时期中的新发展形态和新发展成就,以及党和人民在这其中所呈现的新经验、新风貌。

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的要求,按照六中全会精神进行我们的创作,其实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充分领会六中全会精神,高扬起报告文学文体的优势,积极投身到当前火热的时代与社会生活中去,扎实地盯住一个点,进行刻苦细致和深入的调研与体验,才有可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这几年我一直定位在长三角的新发展这一块,所以感觉手头可写和特别吸引我的好题材特别多,创作冲动异常高涨,这也是大家所说的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到来的真正原因。我想六中全会给予我的激励将更大。


记录百年历史,讲好百年故事

老藤

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我们党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科学、全面、精辟的回顾和总结。百年历史,苦难辉煌;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百年历史,继往开来。决议中概括的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重大意义和十条宝贵经验,如同灯塔和里程碑一样矗立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处,彪炳过去,照耀未来,让我们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道路上豪情满怀,信心倍增。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如何融入时代大势并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很重要的一个选项就是忠实地去记录百年历史,讲好百年故事。

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忠实地记录历史是对时代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也是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最有效的手段。百年历史中有多少鲜活而生动的故事,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会被时间的尘埃所掩埋,唯有文学,唯有作家的笔,能扫去浮尘、拨云见日,让他们有血有肉地活在文学作品中。

历史是一面能将过去和当下相重构的镜鉴。历史的镜鉴,不仅能照出我们党百年历史中那些代表人物的形象,还要照出他们高尚的灵魂和为了信念付出的牺牲,让人们知晓兴替之道洒满鲜血和汗水、得失之中饱含执拗和不甘。文学家是磨镜者,也是能打破时空局限,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同拼图的人。历史作为镜鉴,有史官的一面,也有文学的一面,最能产生影响的往往是文学的一面,比如周代的《大武》和后来的《诗三百》,对于赓续历史正脉来说,文学家的作用决不逊色于史家。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正像世上没有一条江河是直的一样,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充满曲折探索的艰辛历程。长河最美的景致都在转折处,我们党百年历史最为惊心动魄和出彩的篇章也在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比如遵义会议,比如党的七大,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抓住这些关键点,讲好百年故事就等于挖到了富矿。

记录百年历史,讲好百年故事,虽然每个作家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落脚点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努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作品

朱秀海

当代作家、编剧,原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表之后,我进行了认真学习。作为一名党龄48年的老党员,心情十分振奋。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全面总结了我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因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战略主动,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在第二个百年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做出的重大决策,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鼓舞人心。

党的文学事业是建党百年来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众多文学前辈和同道站在党的光荣旗帜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以及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牢记初心使命,努力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使党的文艺事业成为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应有贡献。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历程来临之际,我愿意和更多的文学同道一起,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牢记一名党员作家的职责和使命,努力向人民学习,向时代学习,向未来学习,积极投身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更加伟大的斗争实践,努力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作品,以实际行动为党的文学事业增添新的光彩,做出新的贡献。


像曹火星那样讴歌党,用电影讲好共产党人奋斗故事

王兴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一级编剧

我收看了全会公报,坚决拥护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使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党员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昭示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奠定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我情不自禁地哼唱着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百年成就鼓舞人心,宝贵经验弥足珍贵,历史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如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电影创作资源,继续讲好共产党人的故事,宣传党的百年成就,传播党的成功经验?这是一项新时代的新使命,我联想到曹火星在1943年创作的那首歌,历经78年的风雨,从一个小山沟传唱到全中国,特别是在建党百年活动中举国合唱,普天同歌,成为世人共识的真理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公认为颂党第一歌。为了创作表现曹火星的电影《让这首歌作证》、在调查他的创作活动足迹中,我们被他忠于党,讴歌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像他学习,用文艺作品再现党的初心和使命,《让这首歌作证》通过银幕搭建党和人民的心灵桥梁。

我将认真学习全会的决议,牢记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的十条经验,以影视作品诠释用鲜血和信仰凝集的经验,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经验背后的故事。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峨眉电影集团即将拍摄我编剧的《伟大的战线》,再现党在统一战线的伟大成就。


以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为文化强国建设、电影强国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本遵循、前进方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电影强国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先后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精品力作。

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电影强国建设必须以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作生产优秀电影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艺术界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所谓“精品”,一是要有精神高度,二是要有文化内涵,三是要有艺术价值。广大电影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丰富、生动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寻找有社会内涵、人文价值的故事,同时以现代化、创新性的电影语言讲好故事,使之具备现代电影的叙事格局和视听品质,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历史使命,首先是要在理论层面努力建构科学、完整、系统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电影理论阐释中国电影实践,用中国电影实践升华中国电影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电影理论批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电影要致力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多的文化原动力。其次是要在操作层面建立起有效的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有机统一的电影评估机制,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电影舆论批评生态,为电影强国建设保驾护航,提供更多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力量。同时,也要努力促成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新的黄金时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影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彰显人民至上,努力实现艺术创新,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提升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制作水平,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影作品,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以更加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百年梦想,一口深井

李春雷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应该如何作为?

特别是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如何真正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史记,记录丰富精彩的小康史和即将到来的强国史?

对照自己,认真反思。自己虽然在创作上有一些成绩,但距离新时代的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问题在于:产量不小,质量不高。四面开花,花开不大。只有高原,没有高峰。只有进入,没有深入。

总之,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精准。

牢记“国之大者”,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但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

无疑,报告文学是最佳形式之一。因为,报告文学的前身就是纪传文学,就是《史记》,就是《左传》。自有文字以来,纪传文学就是记载历史的最佳体例。我们现存最古老的典籍,是《尚书》。《尚书》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是《尧典》。《尧典》记载的,就是尧时代故事,就是最早的中国故事。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最精彩、最精典的中国故事,都是纪传文学或者说报告文学的记载。

当今中国,已经走进小康社会,并正在即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里,处处是精彩故事。

而当下,我身边最精彩的中国故事,无疑就是雄安故事。

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所做出的高瞻远瞩的伟大决定,是千年之城,是千年大事。

思前想后,我决心在雄安新区的核心地带,寻找一个典型农村,真正住下去,住上两三年,用眼睛、用双脚、用皮肤、用灵魂,去深层体验,去全面记录,力争写出一部真正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史诗性的纪实文学作品,为雄安做正传,为时代绘画卷,为历史留名著!

不打深井,决不收兵!

编辑:赵依

核发:程绍武

视觉设计:李杨



轮值主编: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